?
导语
?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严格限定,主要包括3种解除方式:预告解除、即时解除和经济性裁员,其中即时解除,又被叫做过失性辞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六种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第二条为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这条也可以看到,劳动者是必须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来制定。
如果员工用虚假发票进行报销,公司是不是就可以以违反公司制度及忠诚义务来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呢?下面请跟着小编来看一个案例,看看对此法院是怎么说的。
?
案例回顾
?
2*04年1月1日,甲某入职沈阳的A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2*14年4月1日,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内容是销售,工作制为不定时工作制,合同附件:参见《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和《惩戒规定》。
其中对甲某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已经劳动部门审批,《惩戒规定》于2*13年11月25日经工会民主程序通过,在该规定的12-6-2中明确“虚假报告、变造或者伪造文件、数据和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提供虚假业绩、考勤记录”等。
2*16年2月4日,A公司作出《惩戒通知单》,主要内容是:由于甲某存在虚假报销出差费用700元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违纪行为,违反了公司规定,惩戒委员会经研究讨论觉得,对甲某作出“1级-解雇惩戒”。
A公司作出该惩戒决定所称的甲某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指2*13年1月31日,甲某到佳木斯出差,虚报350元住宿发票;同年4月25日,甲某到牡丹江市出差,虚报350元住宿发票。
2*16年2月19日,A公司作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由于你在黑龙江支社任职期间,存在虚假报销出差费用,从而谋取个人利益的违纪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及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决定与你的劳动合同于2*16年2月19日起解除。”
2*16年3月14日,甲某向沈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于2*16年6月7日作出《仲裁决定书》,对于甲某的请求不予支持。
甲某不服,起诉至法院,主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一审法院驳回甲某的全部请求,甲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甲某认为:
1.A公司的《惩戒规定》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甲某并不知晓内容,对其没有约束力。
2.入住信息查询结果不排除因为公安系统存在故障、酒店未及时上传数据等因素,故对此不认可。
A公司认为:
甲某存在虚假报销出差费用700元由于谋取个人利益的违纪行为,违反了公司《惩戒规定》12-6-2等内容,所以公司才依规定做出解雇决定。
法院裁判观点为:
1.忠实义务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劳动者应当诚实守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甲某多次持未实际入住酒店的发票报销住宿费的行为,已构成虚假报销,该行为违反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予以处理。
3.法院依职权对甲某出差酒店登记入住信息情况调查发现,甲某出差时不止一次存在未实际入住酒店的行为,未入住酒店而持该酒店发票报销住宿费,构成虚假报销。
4.甲某提出住宿记录可能因为酒店网络系统等原因导致未上传,但是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不予采纳。
5.甲某主张《惩戒规定》没有经过民主程序,但其并没有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
6.甲某主张不清楚《惩戒规定》及《惩戒规定》并非其本人签字,但是经生效判决确认甲某在仲裁机关已经提交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认定其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真实性不存在异议,而在劳动合同中已经明确合同的附件:《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和《惩戒规定》,即视为甲某应该知晓《惩戒规定》的相关内容。
综上,A公司解除与甲某的劳动合同关系并无不当。
?
案例评析
?
本案例中的判决结果可以看到,一是公司有相应的制度规定虚假报销的后果,且作为合同附件,来证明签订合同之人对此制度应当知晓;二是,甲某本身确实有虚假报销的事实。
看完本案例,一方面提醒我们要注意合同的条款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发票的真实性。
如果对发票真实性存在疑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是可以申请税务机关对发票的真伪进行鉴别的。
?
拓展延伸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函〔1993〕174号)规定: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在发票管理中有权进行下列检查:
(一)检查印制、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发票的情况;
(二)调出发票查验;
(三)查阅、复制与发票有关的凭证、资料;
(四)向当事各方询问与发票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五)在查处发票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
结语
?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员工虚假报销被公司解雇,提起诉讼后法院以其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成立驳回其全部请求的案例。小编想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合同内容及公司规章制度,同时虚假报销也是不可取的行为,贪婪害人也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