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税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四川财税法规
1cnpacuelld7k
全文有效
2024-08-26
2024-08-26
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2023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典型案例的通告
川注协〔2024〕90号  发布时间:2024-08-2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日常监管工作效能,规范行业审计工作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搜集2023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严重执业违规行为,选取具有代表性、涉及行政处罚及行业惩戒的典型案例进行通告。望各事务所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对照案例中的问题,自查自纠,积极整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风险意识,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执业水平。
  一、质量控制体系检查案例
  案例一:质量管理严重缺失,内部管理混乱
  (一)基本情况
  JD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JD所”)于1999年成立,共有员工28人,其中注册会计师9人;2022年、2023年1-6月分别出具各类审计报告1703份、1621份,同期业务收入分别为820万元、700万元。检查发现JD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质量控制制度简单套用准则且未得以执行。制度中涉及的所有要素均是原样照抄质量控制准则规定的要素,事务所未结合实际形成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项目执行过程中无切实的质量控制流程,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的违规行为。抽查的10份审计报告底稿中,有4份审计报告审计程序严重缺失,4份报告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部分底稿留存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未盖章,无独立性声明、无三级复核程序。
  2.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存在超胜任能力执业的情况。2022年至2023年6月JD所共出具报告3324份,其业务量与注册会计师9人、工作人员19人的审计资源配置不相匹配。对应年度注册会计师人均出具报告数量分别为189份/年、180份/半年,数量已超出正常工作负荷且未能保证业务质量。
  3.内部管理混乱,表现在:(1)业务报备管理随意。JD所2022年出具报告1703个,2023年1-6月出具报告1621个;而报备系统显示2022年1795个,2023年1-6月1597个。报备数据与事务所内部数据存在差异,JD事务所对差额原因不能给出合理解释;(2)财务处理不规范。2022年度收入819.57万元,事务所未按规定计提职业风险金;(3)不按规定上报自查自纠信息。事务所上报的自查报告、自查表格所显示的股东信息、出资金额均与事务所章程记载不符。
  (二)案例剖析
  1.JD所对质量控制制度盲目照搬照抄,未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其设计的合理性及运行的有效性都存在重大缺陷,无法实现质量控制目标。不同事务所在规模、组织结构、业务类型、业务风险等方面各不相同,需要事务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恰当的质量目标,设计适合自身的质量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
  2.事务所业务承接应围绕自身质量目标,并根据业务量投入与之相匹配的有效审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确保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要求开展业务。JD所用少量审计资源应对大量业务;或在注册会计师无法安排合理时间对项目质量进行管控时,通过大量使用助理人员实施项目,难以保障执业质量,控制执业风险。
  3.JD所未建立切实可行的内部治理机制,主任会计师形同虚设,无法对质量控制及内部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事务所股东及其注册会计师缺乏质量控制意识且风险意识淡薄,以致事务所内部管理混乱、执业质量水平低下。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自身风险迅速攀升,也必然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案例二:质量管理失控,严重缺失底稿出具报告
  (一)基本情况
  HY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HY所”)于2008年成立,共有员工7人,其中注册会计师3人;2022年1月-2023年6月出具报告178份,业务收入328万元。检查发现HY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制定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内容不完整,未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的规定对制度进行修订,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执行不到位,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的违规行为。抽查的10份审计报告底稿中,有6份审计报告未执行业务质量逐级复核,有4份审计报告业务质量逐级复核流于形式,三级复核总控表无实质复核内容,导致4份报告审计程序严重缺失,6份报告主要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2.档案管理混乱,审计底稿严重缺失。检查发现有4份审计报告仅获取了被审计单位的部分原始凭证复印件或记账凭证,且无法与具体科目对应,对个别往来债权获取了询证函,但未明确具体往来债权科目。对所有报表项目均未编制审计程序表、审定表、明细表,无明确的审计轨迹,未形成工作底稿。
  (二)案例剖析
  1.HY所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设计和执行上都存在重大缺陷,股东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无法对业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不符合质量控制相关规定,进而导致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按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在完成所有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适当的审计结论后,方可出具报告。而HY所业务质量控制严重失效,无法将准则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执业实践。
  2.档案管理是确保审计资料完整、有序、可追溯的基础。HY所档案管理混乱,审计底稿严重缺失,反映出事务所内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的外在要求,以及事务所自身规范审计行为、降低审计风险的内在需要,甚至出现部分业务项目未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极端情况。事务所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以及归档,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采用可靠的防护技术和措施,确保审计档案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
  案例三:业务项目质量复核流于形式。
  (一)基本情况
  HD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HD所”)于2000年成立,共有员工26人,其中注册会计师9人;2022年、2023年1-6月分别出具各类审计报告181份、160份,同期业务收入分别为500万元、243万元。检查发现HD所质量控制体系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HD所项目业务执行三级复核制度,但各级复核未见工作记录,复核人未在底稿上签字确认。抽查10个审计项目,有4个项目以发文稿代替复核记录,各级复核人在发文稿签署“已复核,同意出具审计报告”的类似表达;有6个项目以《项目复核表》作为复核记录,《项目复核表》仅列示应当复核的内容,各级复核人在后面用“√”标识已复核的内容,有的内容留空格未进行标识。所有复核人均未在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重要性水平、现场工作底稿等审计底稿上签署复核意见,且未记录复核过程、发现的问题、影响及处理建议等。其中:川HD审字第〔2022〕018号审计报告,报告日期2022年3月13日,明显早于审计报告复核及所领导签发记录表日期2022年3月20日;川HD审字第〔2022〕032号审计报告,审定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674,408,690.13元,审定的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674,408,813.53元,二者差异123.40元,但HD所复核均未发现(或揭示)该问题。
  (二)案例剖析
  HD所质量控制逐级复核流于形式,质量复核没有记录,质量管理严重不到位,不符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事务所复核人员均未在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重要性水平、现场工作底稿等关键审计底稿上签署复核意见,无复核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影响及处理建议等,使得复核过程难以追溯,既不能证明复核人员已经认真履行复核职责,也无法验证复核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甚至可能导致关键环节的审计风险未被发现。事务所应当建立质量至上的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级复核制度,做到有记录、可查询、能追责。
  二、业务项目案例
  案例四:审计程序严重缺失,审计证据无法支撑审计结论。
  (一)基本情况
  1.抽查的HD所,3份报告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问题。川HD会〔2022〕审字第042号、川HD会〔2022〕审字第081号、川HD会〔2023〕审字第010号共3份报告,签订了业务约定书,获取了管理层声明书。在实质性程序方面,每个报表项目除编制审定表、明细表、复印少量凭证(未注明复印的目的)且杂乱堆放外,未执行其他审计程序,未编制其他审计工作底稿,未取得其他审计证据。审计完成阶段,未执行分析程序,未编制审计总结。
  2.抽查的ZX所,3份报告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问题。川ZX年审字〔2023〕第019号、川ZX年审〔2023〕第017号、LJ年审字〔2022〕第007号共3份报告均存在:(1)未对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往来款执行函证程序,未获取开销户清单、征信报告。(2)未对实物资产执行监盘、抽盘或实地查验程序;未对存货计价、减值、勾稽复核等执行程序;未获取固定资产权属资料。(3)未对长期待摊费用的形成及其合理性执行分析性程序;未获取被审计单位长期待摊费用未摊销的原因。(4)在收入、成本确认方面,未对收入确认的合理性获取支持性证据,未对成本结转涉及的相关科目执行勾稽复核或者成本倒扎,未执行分析性程序,未执行截止测试。(5)质量复核内容格式化,无具体复核内容。
  3.抽查的SX所,2份报告存在“未履行必要的审验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验证据”的问题。川SX会审〔2022〕3-65号、川SX会审〔2023〕6-6号共2份报告,重要科目的关键审计程序如函证、监盘、分析程序等均未实施。
  (二)案例剖析
  上述3家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未履行必要的审验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验证据”的情况下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报告,存在重大执业风险。
  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重视审计程序的执行,将审计准则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和各步骤中去,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按准则的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而不是以牺牲“必要的审计程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换取工作效率。一旦形成以牺牲业务质量换取工作效率的理念,业务质量将会在一点一滴的细微处被侵蚀,直至被无限降低。对于中小所而言,应当切实做好函证、监盘、分析等实质性程序,以勤勉尽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审计工作,坚定不移守护执业质量生命线。
  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2024年8月20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