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经营主体数量超千万户。市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浙江商人的敢闯敢拼,也离不开高效便利、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积极引导协助企业合规经营、防范涉税风险,为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纳税信用应用,让诚信纳税成为共识
纳税信用是衡量企业纳税诚信度的“金指标”。早在2017年,浙江省税务部门就在全国率先将纳税信用评价拓展到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非企业单位,实现信用评价对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生产经营纳税人全覆盖。
近年来,浙江省税务部门积极响应企业诉求,推出一系列纳税信用改革措施,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分类管理下,纳税人诚信纳税的意识显著加强。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共有676万户生产经营纳税人参与纳税信用评价,其中A、B、M级纳税人626万户,占比达92.6%,数量与占比均居全国前列。
优质纳税信用的“金名片”让越来越多企业尝到了甜头。“我们规范经营,纳税信用一直保持在A级,通过‘银税互动’小微贷项目,成功申请到了300万元的贷款,利率也比一般产品要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德清斯特林铁粉有限公司负责人叶鲁军高兴地说。
像叶鲁军一样的纳税人不在少数。“银税互动”在浙江实施十年来,税务部门共与44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省级各金融机构的全覆盖。2024年,全省119.8万户次诚信纳税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用贷款2817.8亿元,同比增长14.4%。
随着纳税信用的应用不断深化,失信带来的惩戒效应也愈发明显。为引导纳税人及时纠正违规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浙江省税务部门积极参与浙江省社会信用修复全国试点工作,加大修复工作实施力度,在全国率先制定《信用修复“一件事”办事指南(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更大便利。
“没想到不良信用记录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了那么大影响,被认定为D级纳税人后,我们在银行贷款等方面处处受限。完成信用修复后,项目招投标正常进行了,新客户也对我们消除了顾虑。”浙江某园林建筑有限公司通过信用修复,纳税信用级别成功从D级提升至B级,从中也充分认识到了诚信纳税的重要性。
为激励经营主体“以信增信”,提升容错空间,2024年以来,浙江省税务部门积极推广“缩短信用复评时间”和“提高纳税信用起评分”两项纳税信用新举措,已帮助409户新办纳税人信用级别提升至B级以上、2.6万户纳税人失而复得A级纳税信用。
开展税收遵从评价,在合作共赢中树标杆
大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的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能为整个行业树立正面榜样,辐射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近期,浙江省税务局举办2024年《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税企座谈会,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等7户大企业签订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
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意味着税务部门对该企业在税务制度、税务执行、税务风控等多方面的认可,也是企业对税务部门作出依法纳税的郑重承诺,企业税务管理将从“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浙江是全国各省协议签订工作起步最早、持续开展时间最长的省份。自2013年以来,已有21户大企业与浙江省税务局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是最早签订协议的企业之一,这次是税企双方第六次签约。“十多年来,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签约的好处。税务部门通过定期开展内控体系有效性评估等方式,帮助我们建立起了税务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降低了涉税风险。”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财务总监丁成车表示。
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具有跨区域、跨行业、跨国境经营等特点,在传统的单户法人管理模式下,税务部门难以了解其全貌。为此,浙江省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探索从集团维度开展税收遵从评价,对集团企业实施差异化服务和管理。对遵从度较高的集团,将实施信任管理,提供更优先、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例如被列为《税收遵从合作协议》优先签订对象;对一般遵从度的集团,实施信任与监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对遵从度较低的集团,实施以监控为主的管理方式。“税收遵从评价在提高税收服务和管理精准性、有效性的同时,帮助企业集团有效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税收遵从水平。”浙江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负责人介绍。

探索税收事先裁定,提升税收政策确定性
“地瓜经济”是浙江创新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开放发展模式。随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速推进,浙江“地瓜经济”发展势头旺盛,企业跨区域经营发展的步子不断加快,企业集团内部的跨区域关联交易也愈发频繁。关联交易是税务风险的高发点,且影响企业未来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如何增强境内关联交易合规性,是浙江省税务部门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不久前,全球化纤行业龙头企业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江苏两省税务部门续签了《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备忘录》,就企业未来两年跨省关联交易价格达成一致意见。这是税企三方自2021年首次签订、2022年首次续签以来,第三次签订该备忘录。
近年来,桐昆集团不断拓展产业布局,相继在浙江嘉兴、湖州和江苏南通、宿迁投资设厂,预计每年境内关联交易金额达数百亿元。桐昆集团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费妙奇说:“执行事先裁定备忘录后,集团内关联交易定价规则更为明确,企业在进行投资和经营决策时能够更好评估税务成本,同时能合规开展税务处理,无须担心潜在税务争议。”
从省内跨市事先裁定到跨省事先裁定,浙江省税务部门不断加强跨区域税收协作,为企业扩大经营版图保驾护航。实践表明,税收事先裁定已成为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税收确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受益者之一。该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承珍介绍,此前企业对其预期发生的股权划转业务能否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存在疑问。经主管税务部门裁定,拟重组事项符合条件,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从而扫清了企业重组过程中潜在的税务风险。
浙江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省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探索企业合规经营的税收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税收风险防控能力,帮助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