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公示案例数据特点
(一)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公示案件地域分布情况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案件披露数量与各地区直播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如杭州、西安、厦门等城市是案件披露数量较多的城市,据理税团队对行业观察和服务经验来看,主播虽然直播方式和直播地点灵活多样,但也会优先选择经常居住地、合作MCN机构实际办公所在地作为主要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地。
(二)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案件来源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部分案件文书披露内容不完整,部分案件文书内容完整但未提及选案来源的问题,其他案件分析后我们认为如下信息值得相关人士关注:
1.通过税收数据分析收集案件违法线索精准立案、精准查处已成稽查案件来源趋势
2.有一则案例是通过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获取主播个税申报疑点线索,这种案件来源方式也应引起行业广泛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主播涉及税目广泛,触发不同税务管辖因素。例如主播的主要个税税目中:劳务报酬由扣缴义务人所在地向主管局申报;投资设立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工作室涉及经营所得个税又由投资企业向主管局申报;工资薪金也由扣缴义务人向所属地主管局申报。前引案例中,其中一则案例则是由于主播在异地省份设立工作室,套用核定征收政策,申报经营所得税率明显偏低,而由该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疑点线索至劳务报酬扣缴地稽查局。
(三)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案件涉及主体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涉及对主播的立案检查仍占据相当比例,未来一定时期内主播的个税合规问题依然会持续成为税务监管重点。此外,MCN机构作为主播个税的主要扣缴义务人,也极易因主播个税问题被牵连查处,涉及的主要违法事实为未按规定扣缴个税及机构自身的偷税行为。此外,平台商家隐匿收入、私账收款不入账问题也占据一定比例。总之,三主体因为产业链的密切协作性导致相互牵连爆发涉税风险的几率大大增加。
(四)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税滞罚额度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最终税款滞纳金加罚款额度在100万以上占据大多数,这也提醒行业从业者,违法成本比依法纳税要高的多。
(五)2024年度直播行业税务稽查违法事实及处罚依据援引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直播行业涉及的最主要三类违法行为,一是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偷税,对MCN机构而言还要关注征管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未按规定扣缴个税的0.5-3倍处罚风险;其次还涉及到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不进行纳税申报行为,也涉及0.5-5倍处罚。
二、直播行业税务稽查主要检查方式
(一)外调平台数据及关联账户银行流水分析潜在违法行为
总结前述案例税务文书中披露的检查方式,税务机关通过向平台(如抖音、淘宝、斗鱼等)出具税务协查通知书,可以调取到相关主播账号涵盖的交易信息,包括后台留存的全部交易记录,商家信息、账号提现记录、账号绑定的结算主体及其银行账户信息等十分详尽,根据该调取的平台交易信息,结合对有关公司账户、关联人员的银行流水,以及公司及关联人员的纳税申报记录,可以初步从税负率角度判断是否存在申报异常,隐匿收入等情况。
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流水进出较大,但个税数额明显偏低;直播带货量成交交易记录畸高而纳税申报数额极低;后台显示交易金额换算佣金比例与机构确认的收入数据明显差异较大;商家确认的营业收入数据明显偏低等等。
(二)通过约谈询问等方式了解主要业务模式、所得性质等
通过对企业财务或相关经营人员的询问,税务机关进一步了解交易模式,包括业务流程、分成比例、主播与商家及MCN机构的合作方式、主播与MCN机构的分成比例等,进一步印证对客观数据的分析,并对出现的税收违法问题进行主观定性。此外,被约谈人员是否配合检查、是否主动补缴税款等还关系到处罚幅度的确定。
三、直播行业涉及各主体的主要税收违法行为
(一)拆分收入、转换收入性质、签订阴阳合同的虚假纳税申报行为
部分案件中,主播本人或联合MCN机构将平台取得的带货收入,通过串通商家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将收入大头约定为线下收取,线下收取收入不入账申报。
转换收入性质一直是直播及文娱行业打击监管重点,仍有部分主播通过MCN机构的筹划或自行在外地设立工作室,将本应由机构直接扣缴个税后发放的劳务报酬,转换收入性质为主播空壳工作室的经营所得,从而享受核定征收政策,偷逃个人所得税。此时,不仅主播面临被定性偷税的违法风险,直播机构也面临未按规定扣缴个税风险。
(二)隐匿收入、多列成本少列收入的偷税违法行为
除拆分收入私下收取的部分不入账申报偷逃税外,还涉及到商家对取得的收入提现到个人账户,不并入账号关联的工作室内如实申报,一方面隐匿收入,一方面以虚假的收入数据持续享受核定征收政策。其中,沈阳特派办查处的田某涉嫌偷税案件中,主播田某提出了部分业务为刷单收入的抗辩理由,检查组又花费较大精力对平台销售记录、退货记录以及相应支付平台银行流水、快递记录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对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的核对,还原出主播隐匿收入偷税事实。
此外,也有案例中披露了多列成本,报销股东提供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财产性支出的违法案例,也应引起各方关注。
(三)未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的违法行为
前述一二种情形主要受到《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偷税的处理处罚,而对MCN机构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扣缴个税,而配合甚至帮助主播设立工作室转换收入性质将相关款项结算至工作室的,部分案例中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追究机构未按规定扣缴个税的违法责任。
(四)不进行纳税申报的违法行为
主要有两则案例是主播对取得的劳务所得没有申报纳税,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以不进行纳税申报进行处理处罚。
(五)虚开普通发票虚假列支成本的偷税虚开违法行为
有两则案例中披露出,主播为了结算自己的劳务报酬,向合作机构提供了被认定为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一则案例中,税务机关允许MCN机构还原事实,由主播重新到税务机关为MCN机构代开了合规发票,一则案例中被定性为取得虚开发票。
四、直播行业各主体应关注税务合规要点
(一)网络主播:关注税目、申报地及汇缴地
应关注个税申报税目、汇缴地,避免因申报地众多,各地税务机关数据比对异常引发稽查风险。
应关注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处理是否合规。主播一般以灵活人员身份与MCN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艺人与经纪公司的经纪约相似,形成劳务关系,由合作机构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税后向主播发放。此外,主播为了缴纳社保,还会自行或由MCN机构专门设立公司供主播挂靠社保,严格来讲挂靠公司缴纳社保是违反劳动合同法和社保法的相关规定的,属于虚假劳动合同关系,一般而言,主播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到户籍地所属社保机构,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选择相关档位缴纳相关社保费用,其他的基于虚假劳动关系缴纳社保的行为都存在违反社会保险法的风险。
(二)MCN机构:与主播关系、财务核算是否合规、股东高管个税等需要全面梳理是否合规
1.与主播关系梳理:与主播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劳务合同还是劳动合同,分成结算方式是否与实质相符,如果主播以工作室或公司名义与机构签约的,主播所属工作室和公司是否负担主播相关业务的支出,所属工作室或公司是否有业务实质等;设立公司帮助主播挂靠代缴社保的情况也应该关注各地对社保费用缴纳合规性的监管实际。
2.财务核算是否合规:包括与主播的分成是否均入账;机构同时有自营品自营店铺的,店铺是否存在偷逃税款问题;成本端包括投流、人工费等是否取得了合规发票,是否及时下载留存了投流记录以证明投流费用支出的真实性等。
3.股东高管个税:因MCN机构普遍具有高人力成本的特点,对人工成本列支是否合规,是否帮助股东或高管偷逃个税,是否有列支股东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大额消费支出等。
(三)平台商家:及时建账、全面提升税务合规意识
许多平台商家认为在平台上以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独资企业等方式注册,绑定经营者个人账户,申请核定政策,认为一核解千愁。我们提醒商家关注,需要及时根据经营情况、后台流水情况,及时调整变更,正如前述沈阳特派办查办的案例中,通过拉取后台交易记录、快递记录、银行流水非常容易识别平台商家的实际经营额,依靠原来的收、支均不入账的体外循环方式来少缴税、不缴税而不被发现,在现有征管技术下无法实现。而一旦主播成长起来被翻旧账,则无法长远经营。因此,即使做不到从开始做业务的第一天就是合规的,也要及时调整经营步伐,实现长效稳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