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税收政策中的复杂概念,DeepSeek能否准确区别,能区分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工智能对于税务工作的替代程度,值得探讨。本文以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测试DeepSeek对于税收政策的理解能力。
一、税收政策背景介绍
当前有效的判断增值税跨境纳税义务发生的规定是,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十二条规定,“在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是指:(一)服务或者无形资产的销售方或者购买方在境内”。
新增值税法(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增值税跨境纳税义务发生的规定是,第四条,“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是指下列情形:(一)销售货物的,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四)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服务、无形资产在境内消费,或者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
新增值税法对跨境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界定,发生了微妙变化,从规定“销售方或者购买方在境内”修改为“在境内消费,或者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对销售端的定义没有变,在境内销售应税服务、无形资产具有纳税义务,但是对于购买端进行了修订,从“购买方在境内”变为“在境内消费”。
二、DeepSeek问答
问:增值税法在境内消费,与购买方在境内的区别?
注:以下红色标注为本文作者的评价,其他为DeepSeek答案
答:在增值税法中,“在境内消费”和“购买方在境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 1. **在境内消费**
- **定义**:指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费或使用地点在中国境内。
- **适用范围**:无论购买方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商品或服务在境内被消费或使用,就属于“在境内消费”。
- **增值税处理**:通常需要缴纳增值税。
(评价:回答准确,能区分购买方和消费地的区别,如果购买方不在境内,消费在境内也有纳税义务。)
### 2. **购买方在境内**
- **定义**:指购买方的注册地或主要经营地点在中国境内。
- **适用范围**:无论商品或服务在境内还是境外消费,只要购买方在境内,就属于“购买方在境内”。
- **增值税处理**:购买方在境内时,销售方可能需要缴纳增值税,具体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地点。
(评价:回答准确,按照36号文规定,购买方在境内,销售服务具有在中国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但完全发生在境外的服务除外,因此DeepSeek问答“具体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地点”是正确的。)
### 3. **主要区别**
- **判断标准**:
- “在境内消费”关注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费地点。
(评价:这个回答不准确,以消费地判定纳税义务的是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销售商品是以货物起运地或货物所在地判断。DeepSeek没能区分货物和服务的纳税义务差异。)
- “购买方在境内”关注的是购买方的所在地。
- **适用范围**:
- “在境内消费”适用于所有在境内消费的商品或服务。
- “购买方在境内”适用于所有购买方在境内的交易。
- **税务处理**:
- “在境内消费”通常直接涉及增值税。
- “购买方在境内”可能涉及增值税,但还需结合消费地点判断。
### 4. **示例**
- **在境内消费**:境外公司在中国境内提供咨询服务,需缴纳增值税。
- **购买方在境内**:中国公司购买境外商品,若商品在境外消费,可能不涉及增值税;若在境内消费,则需缴纳增值税。
(评价:这个回答不准确,DeepSeek没能区分货物和服务的纳税义务差异。中国公司购买境外商品,比如机器设备,在境外使用,该销售行为销售方如果是境外企业,没有在中国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因为销售起运地是不是境内。)
### 总结
“在境内消费”关注消费地点,而“购买方在境内”关注购买方所在地,两者在增值税处理上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DeepSeek回答完毕——
三、增值税法修改和DeepSeek理解层次
DeepSeek尽管准确回答了在境内消费的适用范围,但其回答存在至少两处不足甚至错误:一是没有准确区分商品(货物)与服务纳税义务发生的区别,把货物销售的情况作为服务的示例进行解释,在专业领域内的用词上也不准确。二是没有对比“在境内消费”与“购买方在境内”的深层次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总结一下,当前DeepSeek通用大模型在概念识别很多方面已经可以较好完成税务专业领域的重要工作了,但是解释在深度上还暂时无法取代人类专家的工作,在理解政策意图的理解上还存在不足,例如,新增值税法把纳税义务定义从“购买方在境内”修改为“在境内消费”,对跨境增值税纳税义务来说,实质上是扩大了跨境服务纳税义务的适用范围。古老师在2月的北京线下课中会对该新增值税法跨境纳税义务的话题进行深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