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言
很多人以为成立个体户经营管理比较宽松,殊不知现在金税四期下,税务机关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越来越重视个体户的税务合规性。
看看下面几个个体户被税务机关稽查的例子,也是很多个体户常见的税务风险点。
例子1
利用亲属名义注册个体户,需要合并经营所得计税
案例
最近税局披露一个案件,YY个人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以本人名字成立2个个体户服装店,又以亲属名义注册4个个体户店铺,在抖音直播销售服装,实际经营者和受益人都是YY个人,亲属没有参与日常管理。
期间仅就开票收入390万元申报纳税,而未开票收入3.4亿元均私账收取未报税。
个体户从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需在办理年度汇总纳税申报时,合并个体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重新计算减免税额,多退少补。
YY个人利用亲属户头拆分实际经营所得,属于偷税行为。最终YY被追缴少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1431万元。

小编提醒
很多个体户经营者会通过亲属名义分散设立多个个体户,拆分实际经营所得,银行卡流水掌控在实际经营者手上,资金流向了实控人,存在要合并经营所得计算个税的风险。
个体户隐瞒电商收入,通过平台收取营业款到个人账户,少申报销售收入,属于偷税,账外隐匿销售收入需要按经营所得补缴个税。
(来源:泸税稽 罚 〔2024〕 10 号)
例子2
个体户取得极少成本费用发票引发稽查
案例:
淮安市某运输服务部个体户2019-2023年申报的成本费用只有极少部分取得上游发票,引起了税局关注,成本费用发生的内容与真实性存疑。该运输服务部2023年7月正常办理注销。
2024年6月,税务稽查立案,由于该个体户账簿凭证、合同等所有经营资料丢失,难以查账,最终按5%的应税所得率核定个税,补缴个税803661.12元,并加收滞纳金。
小编提醒
个体户经营取得太少的成本费用发票也有税务风险,个体户还是要取得合规发票入账,即使是收据入账,也要保留原始凭证,否则存在相关费用被质疑业务真实性而不能列支的风险。
(来源:淮税一稽处〔2024〕68号)
例子3
利用员工成立个体户为本单位虚开发票
案例
2020-2023年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把承接的工程设计项目外包给个人设计团队和个人设计室,费用共272万元。
但个人设计团队和设计室无法提供发票,2022年10月该公司让员工注册设计个体户,个体户为公司开具272万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公司与员工设立的个体户并无实际业务发生,属于虚开发票,最终罚款15万元。
小编提醒
不能仅为了开票目的设立个体户,而忽视了业务合理性和业务真实性。
(来源:甬税稽三罚〔2024〕18 号)
例子4
通过5个亲属设立的关联个体户虚开发票,转换直播收入劳务报酬个税性质
案例
1
GJ和其他主播取得直播礼物打赏收入,由深圳某公司按合作协议分成,转账给齐齐哈尔某传媒公司。齐齐哈尔某传媒公司将资金转入至5个个体户,个体户再转账给GJ和其他主播。
2
这5个个体户的经营者均为亲属关系,个体户实际与传媒公司没有业务,个体户开具发票给传媒公司。
3
主播的收入性质为个人劳务报酬,将个人劳务通过注册公司的形式将个人所得税转换为企业所得税,少缴个人所得税。
5个个体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给齐齐哈尔某传媒公司,属于虚开发票,价税合计8452970元。
最终该传媒公司罚款50万。
小编提醒
个人直播收入是个人劳务报酬性质,已经有很多税务稽查的例子,不管是通过注册公司及个体户转换收入性质的方式,或者通过违规套用核定征收方式转换为经营所得的性质而少缴纳个税,最终需要按劳务报酬补缴个税。
(来源:齐税稽二罚〔2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