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法律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科技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其他法律
308z8k8wjy9o
全文有效
2025-04-30
2025-04-30
mu26pjmke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协定
   发布时间:2025-04-30  
 

(2025年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2022年12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利雅得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双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加强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合作,决定缔结本协定,并达成下列协议:
第一章   
第一条 司法保护
  一、为本协定的目的,“法院”一词包括法院和根据一方国内法行使相当于法院司法权限的其他司法机构。
  二、一方国民在另一方境内,应当享有与另一方国民同等的司法保护,有权在与另一方国民同等的条件下,在另一方法院进行诉讼。
  三、一方法院对于另一方国民,不得因为该人是外国人或者在其境内没有住所或者居所而要求该人提供诉讼费用担保。
  四、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亦适用于位于任何一方境内并依该方法律成立的法人。
第二条 诉讼费用减免和法律援助
  一、一方国民在另一方境内,应当在与该另一方国民同等的条件下和范围内获得诉讼费用减免和法律援助。
  二、申请获得第一款规定的诉讼费用减免和法律援助,应当由申请人住所或者居所所在地的一方主管机关出具关于该人财产状况的证明。如果申请人在双方境内均无住所或者居所,可以由该人国籍所属的一方的外交或者领事机关出具或者确认有关该事项的证明。
  三、负责对诉讼费用减免和法律援助申请作出决定的司法机关或者其他主管机关可以要求提供补充材料。
第三条 司法协助与合作的范围
  本协定规定的司法协助与合作包括:
  (一)送达司法文书;
  (二)调查取证;
  (三)承认与执行法院裁判;
  (四)交换关于民事、商事和人的身份事项的法律资料。
第四条 司法协助的联系途径
  一、除本协定另有规定外,双方在相互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时,应当通过各自指定的中央机关直接进行联系。
  二、本条第一款所指的中央机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为司法部,在沙特阿拉伯王国方面为司法部。
  三、任何一方如果变更其对中央机关的指定,应当通过外交途径通知另一方。
第五条 司法协助适用的法律
  双方执行司法协助请求时,适用各自的本国法,但是本协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司法协助的拒绝
  被请求方如果认为提供司法协助将有损本国的主权、安全或者重大公共利益,或者违反本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请求的事项超出本国司法机关的主管范围,可以拒绝提供司法协助,并应当说明拒绝理由。
第七条 司法协助请求的形式和内容
  一、司法协助的请求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由请求机关签署或者盖章,并包括下列内容:
  (一)请求机关的名称和地址;
  (二)可能时,被请求机关的名称;
  (三)请求所涉及人员的姓名、国籍以及地址;如果系法人,法人的名称和地址;
  (四)必要时,当事人代理人的姓名和地址;
  (五)请求所涉及的诉讼的性质和案情摘要;
  (六)请求的事项;
  (七)执行请求所需的其他材料。
  二、对于送达司法文书的请求,请求还应包括:
  (一)发出该文书的机关;
  (二)文书清单和类型。
  三、被请求方如果认为请求方提供的材料不足以使其根据本协定的规定处理该请求,可以要求请求方提供补充材料。
第八条   
  一、双方的中央机关进行书面联系时,应当使用本国官方文字,并附对方文字的译文。
  二、司法协助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应当使用请求方的文字,并附被请求方文字的译文。
第二章 送达司法文书
第九条 适用范围
  任何一方应当根据本协定的规定,尽快执行另一方提出的向在其境内的人员送达司法文书的请求。
第十条 送达请求的执行
  一、被请求方应当根据本国法律规定的方式执行送达请求。
  二、在不违背本国法律的范围内,被请求方可以按照请求方明示要求的特殊方式执行送达。
  三、被请求机关如果无权执行请求,应当将该项请求移送有权执行的主管机关,以便执行。
  四、被请求方如果难以按照请求方指明的地址执行送达,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定地址,必要时可以要求请求方提供补充材料。如果仍然无法确定地址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执行送达,被请求方应当将请求书以及所附文件退回请求方,并说明妨碍送达的原因。
第十一条 通知送达结果
  被请求方应当通过本协定第四条规定的联系途径,向请求方书面通知送达结果,并附送达机关出具的送达证明。该证明应当注明受送达人的姓名、身份、送达日期和地点以及送达方式。如果受送达人拒收,应当注明拒收的原因。
第十二条 送达的费用
  被请求方应当负担在本国境内执行送达所产生的费用。但是,根据本协定第十条第二款执行送达所产生的费用,由请求方负担。
第三章 调查取证
第十三条 适用范围
  一、一方应当根据本协定的规定,执行另一方提出的调查取证的请求,包括获取案件当事人陈述和证人证言,调取物证和书证,进行鉴定或者司法勘验,或者履行与调查取证有关的其他司法行为。
  二、本协定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一)调取不打算用于已经开始或者即将开始的司法程序的证据;或者
  (二)调取未在请求书中予以列明,或者与案件没有直接密切联系的文件。
第十四条 调查取证请求的执行
  一、被请求方应当根据本国法律执行调查取证的请求。
  二、在不违背本国法律的范围内,被请求方可以按照请求方明示要求的特殊方式执行调查取证的请求。
  三、被请求机关如果无权执行请求,应当将该项请求移送有权执行的主管机关,以便执行。
  四、被请求方如果难以按照请求方指明的地址调取证据,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定地址,必要时可以要求请求方提供补充材料。如果仍然无法确定地址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执行请求,被请求方应当将请求书及所附文件退回请求方,并说明妨碍执行的原因。
  五、如果请求方明示要求,被请求方应当向请求方通知执行请求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有关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到场。上述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到场时应当遵守被请求方的法律。
第十五条 通知执行结果
  被请求方应当通过本协定第四条规定的联系途径,向请求方书面通知执行调查取证请求的结果,并转交所取得的证据材料。
第十六条 安排有关人员作证
  一、被请求方应当根据请求方的请求,邀请有关人员前往请求方境内出庭作证。请求方应当说明需向该人支付的津贴、费用的范围和标准。被请求方应当将该人的答复迅速通知请求方。
  二、邀请有关人员在请求方境内出庭作证的文书送达请求,应当在不迟于预定的出庭日六十天前递交给被请求方,除非在紧急情况下,被请求方可以同意在较短期限内转交。
第十七条 证人和鉴定人的保护
  一、请求方对于到达其境内的证人或者鉴定人,不得因该人在入境前的任何作为或者不作为而予以起诉、羁押、处罚或者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也不得要求该人在请求所未涉及的任何其他诉讼程序中作证,除非事先取得被请求方和该人同意。
  二、如果上述人员在被正式通知无需继续停留后三十天内未离开请求方,或者离开后又自愿返回,则不再适用本条第一款。但该期限不包括该人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未离开请求方领土的期间。
  三、对于拒绝接受根据本协定第十六条提出的邀请的人员,不得因此种拒绝而施加任何处罚或者采取任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第十八条 调查取证的费用
  一、被请求方应当负担在本国境内执行调查取证请求的费用,但请求方应当负担下列费用:
  (一)按照本协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特殊方式执行请求的费用;
  (二)有关人员按照本协定第十四条第五款的规定,前往、停留和离开被请求方的费用;
  (三)有关人员按照本协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前往、停留和离开请求方的费用或者津贴,这些费用或者津贴应当根据其发生地的标准或者规定支付;
  (四)鉴定人的费用和报酬;
  (五)笔译和口译的费用和报酬。
  二、如果执行请求明显地需要超常性质的费用,双方应当协商决定可以执行请求的条件。
第四章 法院裁判的承认和执行
第十九条 法院裁判的范围
  一、一方法院在本协定生效后作出的下列裁判,应当根据本协定规定的条件在另一方境内得到承认和执行:
  (一)法院在民事、商事和人的身份事项案件中作出的裁判;
  (二)法院在刑事案件中就向被害人给予赔偿和返还财物作出的民事裁判。
  二、本条第一款所述“法院裁判”包括法院就民事、商事和人的身份事项案件制作的调解书。
第二十条 申请的提出
  承认与执行法院裁判的申请,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被请求方的主管法院提出,也可以由其向作出该裁判的法院提出并由该法院按本协定第四条规定的途径转交给被请求方主管法院。
第二十一条 申请应附的文件
  一、承认和执行法院裁判的申请,应当附有下列文件:
  (一)经证明无误的裁判副本;
  (二)证明裁判是终局的文件,以及在申请执行时,证明裁判是可以执行的文件,除非裁判中对此已经予以明确说明;
  (三)证明已经向败诉一方当事人合法送达裁判和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已经得到适当代理的文件;
  (四)如果是缺席裁判,证明已经合法传唤缺席的当事人出庭的文件。
  二、本条第一款提及的申请、裁判和文件,均应当附有经证明无误的被请求方文字的译文。
第二十二条 承认和执行的拒绝
  对于本协定第十九条第一款列举的裁判,除根据本协定第六条的规定可以拒绝承认与执行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拒绝承认与执行:
  (一)根据作出裁判一方的法律,该裁判不是终局的或者不具有执行效力;
  (二)该裁判系针对任一方国家作出;
  (三)根据本协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作出裁判的法院无管辖权;
  (四)败诉的当事人未经合法传唤,或者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没有得到适当代理;
  (五)被请求方法院正在审理相同当事人之间就同一标的提起的诉讼;
  (六)该裁判与被请求方法院对于相同当事人之间就同一标的的诉讼已经作出的裁判或者已经承认的第三国法院作出的裁判不符。
第二十三条 管 辖 权
  一、为本协定的目的,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作出裁判一方的法院即被视为有管辖权:
  (一)在提起诉讼时,被告在该方境内有住所或者居所;
  (二)因被告在该方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商业活动产生诉讼;
  (三)被告已经明示接受该方法院的管辖;
  (四)被告就争议的实质问题进行了答辩,未对管辖权提出异议;
  (五)在合同案件中,合同在该方境内签订,或者已经或者应当在该方境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该方境内;
  (六)在非合同性质的侵权案件中,侵权行为或者结果发生在该方境内;
  (七)作为诉讼标的物的不动产位于该方境内;
  (八)在继承案件中,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或者居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位于该方境内。
  二、本条第一款不应影响双方法律关于专属管辖权的规定。
  三、为适用本条第二款目的,双方应当在本协定生效后,及时通过本协定第四条规定的途径,以书面形式相互通知本国法律关于专属管辖权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承认和执行的程序
  一、裁判的承认和执行应当适用被请求方法律规定的程序。
  二、被请求方法院应当仅限于审查裁判是否符合本协定规定的条件,不得对裁判作任何实质性审查。
  三、如果法院裁判涉及多项内容并且无法得到全部承认和执行,被请求方法院可以决定仅承认和执行裁判的部分内容。
第二十五条 承认和执行的效力
  被承认或者执行的法院裁判在被请求方境内应当与被请求方法院作出的裁判具有相同的效力。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交换法律资料
  双方应当根据请求,相互交换与本协定实施有关的本国现行法律或者司法实践的资料。
第二十七条 外交或者领事代表机关
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
  一方可以通过本国派驻另一方的外交或者领事代表机关向在该另一方境内的本国国民送达司法文书和调查取证,但应当遵守该另一方法律,并且不得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第二十八条 认证的免除
  为本协定的目的,由双方法院或者其他主管机关制作或者证明,并且通过本协定第四条规定的联系途径转递的文件,免除任何形式的认证。
第二十九条 争议的解决
  因解释或者实施本协定所产生的任何分歧,如果双方中央机关不能达成协议,应当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
第三十条 与其他条约或者协定的关系
  一、对本协定的解释应尽可能与双方间其他业已生效的条约或者协定相符。
  二、本协定不影响双方在其他条约或者协定项下的权利义务。
第六章 最后条款
第三十一条 生效、修正和终止
  一、一方应当通过外交途径通知对方,确认已按照本国法律完成使本协定生效所需的各项程序。本协定自收到后一份交换通知之日的三十天后生效。
  二、本协定有效期五年,此后自动延期五年并依此顺延,除非一方通过外交途径通知另一方其有意终止或者不再延期本协定。终止协定自该通知发出之日后第一百八十天生效。协定终止之日前已提交的请求不受影响。
  三、本协定可以经双方书面协议随时予以修订。
 
  下列签署人经各自政府适当授权,签署本协定,以昭信守。
  本协定于二○二二年十二月七日在利雅得签订,一式两份,每份均以中文、阿拉伯文和英文制成,三种文本同等作准。如遇解释分歧,以英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             沙特阿拉伯王国代表
     王 毅              瓦利德·本·穆罕默德·萨默阿尼
    (签字)                     (签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