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欣颖 导师:廖娟
近期,智慧税务系统稽查力度持续升级,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面临严厉打击。最近泉州税务部门公布的一则虚开发票案,又给咱们敲响了合规警钟!
0.37% 的电费揭开虚开大案
案例
晋江K织造表面上是一家生产服装的纺织厂,但智慧税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这家公司的电费占比只有 0.3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要知道,纺织行业可是出了名的 “耗电大户”,正常生产的话,电费至少要占成本的 5% 以上。

01
带着这个疑问,税务人员实地检查发现,这家公司的厂房早就人去楼空,设备也停止运转。
02
再调取电费发票一看,好家伙,企业实际用电连申报产能的 10% 都不到!原来,他们根本没在生产,而是通过伪造购销合同、收取票点的方式,给下游空壳公司虚开发票。
03
更绝的是,资金流也露出了马脚:下游公司支付的货款,最后又通过个人账户回流到开票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 “洗钱闭环”。
(泉税稽处〔2024〕60 号)
金税系统的三大 “破案神器”
这次稽查,税务机关用上了三大 “黑科技”:
1
能耗数据比对(通过电力数据锁定真实用电)
2
资金穿透式检查(联合银行追踪资金流水)
3
跨部门信息共享(税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动)
这三类企业最容易踩雷
这三类企业最易被盯上:
1
高开票低能耗的生产企业(如申报高产却用电异常)
2
频繁更换开票品名的商贸公司(业务跨度大且无关联)
3
长期零申报的空壳公司(失联、无实际经营)
小编提醒
企业合规需做好三件事:
建立能耗台账(按月整理水电燃气费,对比收入成本)
严查资金流向(确保大额转账有真实业务支撑)
定期税务体检(委托理道出具税务风险检测报告)
小提示
这次晋江K织造的案例,再次证明了 “以数治税” 时代已经到来。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把合规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