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印花税
头疼!印花税,按合同申报?按发票申报?还是按科目余额申报?
发布时间:2025-07-17   来源:二哥税税念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图片
印花税这个问题,问的人比较多,因为很实操。
问的人多了,二哥就发现一个现状。
什么现状呢?就是印花税的计税问题。
印花税在实际工作中计税还是比较混乱的。
正规是应该按合同计税,合同签多少,你就计多少。
企业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合同统计台账。
图片
但是实操中呢,那情况就多了去了。
我了解的都有好几种。
1、按发票计税,比如按开出去的发票和收到的发票金额来计税的。
2、按账上收入和采购的金额,比如取账上当期收入的金额和采购来计税的。
3、按费用科目(比如保险费用、维修施工费)来归集特定合同印花税的。
不知道你们实操中是用的哪种?
但是如果你要问二哥哪种合规?
那肯定是按合同,这是按印花税法规定来的。
但是实践中这些方法确实也存在,而且很普遍,税务局呢,其实也不会过多干预,因为他们在核查你印花税是否足额缴纳时候,也可能不会来看你合同台账,而是直接从税务系统导出相应的发票来对你申报数据进行匡算,差异太大就会让你解释。

 

比如这几天看到的一个报道,说是某地税务局还根据发票编码开发了一套预警模型,完全就是根据发票编码分类来看你各类印花税凭证是否申报完整。
图片
其实这都没什么,也是实际情况。
最让我比较抓狂的是有些读者自己不清楚这里面的实际情况,印花税的申报各种混用。
而且还想各种便宜都占了。
我举个对话案例,你们看看。
税务局: 你们怎么申报印花税的?
a:我们按发票申报的,每个月把发票导出来按编码分类进行申报,比如货物类编码就按买卖合同申报。
税务局:那这张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你们为什么没申报?
a:这张发票没签合同,没合同我们不申报
你看,本身你就是按发票简易统计计税了,我觉得实际上不应该再按是否存在合同来单独判断是否纳税了。
其实你这种按发票申报的方式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核定”方式,也就是搞不清合同台账,直接按总数匡一个计税基数,你现在这个匡的基础上还想搞单独核算,那实际上两不像,说的不好听,就是两头都想占,那个自己得利就选择那个,实际上肯定是不合理的。
税务局最后估计会直接让你按发票补税,你如果不服,那就逐一把你合同拿出来和发票逐一对比吧,你想要这么麻烦么?
所以二哥说
你要么就严格按合同登记台账来计税,要么你搞不清,你就按发票来计税,也别再去看每张发票是不是有合同啥的了。
税局来核查,也是按这个类别性质的发票总数核查你交对没,你要给人家查这个发票又没签合同,那个发票又签了合同这些事情,那好,你就把所有合同都提供了,把台账准备好,把合同和你发票一一对应来匹配看看你申报对没有?
那你提供的出来吗?
别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什么都先占到那就要真正的规范。

印花税的比对还在继续!

你最近近两年遇到的税务预警比你前面十多年遇到的还要多?

 

看看下面这些你是不是也有遇到?
比如:
图片
又比如,税前扣除和取得发票合计金额比对不符的提醒?
还比如三代手续费和增值税申报比对的风险预警提醒?
劳务费代开发票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预警提醒?
还有各种印花税的比对提醒?
资产数据和房产税的比对提醒?
等等
 

扫一扫,打开该文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