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很多人在退休时并不能缴纳满15年或20年社保,那该怎么办呢?
社保中断后可以补缴吗?这需要区分具体的情况:
一、个人员工造成的社保断缴
这种情况一般社保是不能补缴的。
所以,建议大家在离职前要做好自己的社保规划,如果在离职后没有找到新的工作,那么可以选择灵活就业职工社保。
给大家汇总了几种自己缴灵活就业职工社保的方式:
1.线上缴费:
通过当地税务局的小程序或公众号进行缴费。例如,山东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山东税务”公众号缴费。
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在微信中,找到“我”,选择“服务”,然后进入“城市服务”,选择当前城市后选择“社保”,进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和缴费。
2.线下缴费:
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至就近的街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3.银行代扣:
在银行办理社保代扣业务,实现自动扣款缴费。例如,长沙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携带好银行卡和身份证等资料在长沙银行等银行网点缴纳保费。
二、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的未按时缴纳社保
如果是用人单位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按时缴纳社保,造成社保关系中断,那么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补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其职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将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社保断缴,单位需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提出申请,并办理补缴手续。职工个人无需主动申请补缴,但需确保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具体的补缴流程及所需材料如下:
1、补缴流程:
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提出补缴申请。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审核申请并确定补缴金额。
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补缴金额及滞纳金。
2、所需材料:
用人单位需准备补缴月的工资凭证复印件(加盖财务章和公章,且员工本人签名)、员工的劳动合同复印件等。
单位需起草补缴申请,注明员工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加盖公章。
根据不同地区要求,可能还需提供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明等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补缴社保通常会受到法定退休年龄和补缴时效的限制。一旦达到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就不再允许补缴。同时,不同地区可能对补缴期限有具体规定,如只允许补缴一定年限内的社保欠费。
一、按年补缴
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有几年(一般是三年)的时间社保才满15年,可以每年补缴,这样退休时就能得到社会保险的福利。但必须缴纳滞纳金来支付年费。
二、延迟退休
根据新规,在2030年之前,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三、一次性付款

四、转为居民社保
假如距离缴满15年时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每年度补缴不划算,也可以考虑将职工社会保险变成居民社会保险。
就一定领不了养老金吗?
其实,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社保没有缴满15年也是可以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
因为社保缴费年限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职工或个体参保人员已经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职工或个体参保人员按规定应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还没缴满15年,应该怎么办呢?
不同人群的视同缴费年限应该怎么认定呢?
一、国有企业(含改制后的企业)原固定职工
从1992年7月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起,按企业和职工个人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际年限确定缴费年限。1992年7月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前,职工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二、国有企业原劳动合同制工人(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
按企业和职工个人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际年限确定实际缴费年限,其在企业工作前有军龄或有知青年限的,视同缴费年限。
三、经原劳动部门批准办理了招工手续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含其改制后的企业)职工
从市或区(市)县政府实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之月起,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际年限确定缴费年限,在此以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四、非公有制企业或单位的职工
按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确定缴费年限。原有军龄或有知青年限的,视同缴费年限。
这类人员如原系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原有的实际缴费年限及其视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五、个体参保人员
按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确定缴费年限。原有军龄或有知青年限的,视同缴费年限。
这类人员如原系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并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原有的实际缴费年限及其视同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六、转业、退役军人
到企业工作或自谋职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军龄视同缴费年限,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七、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编制内职工
到企业工作或自谋职业,2014年9月30日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其中已缴纳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
八、参保人员因工作流动在不同地区参保的
不论户籍在何地,其在最后参保地的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与在其他地区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及符合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应合并计算。但同一自然年度内其累计缴费月数不超过12个月。
九、职工、个体参保人员服刑或劳教之前的
实际缴费年限和刑释解教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原实际缴费年限前的原连续工龄,按国家有关规定不视同缴费年限。
十、企业职工被开除、除名的
开除、除名前后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原连续工龄按国家有关规定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对养老金的影响有多大?
养老金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一直领下去,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一直活着!
而且,养老金的标准会逐年上调,你活得越久,每个月领取的钱只会越来越多!难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交了这么多,能拿回多少?敲黑板,记重点,拿出纸和笔,赶紧算算算!
养老金计算公式: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1)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知道你们看得一脸懵逼......
所以,还是来看例子吧!↓↓↓
月薪5000元,缴满20年社保,究竟能领多少钱?
我们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某位青岛月薪5000元的男性,43岁才开始缴纳社保,到63岁退体时正好缴满20年。那他退体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查了下,2023年度青岛的平均工资是7910元/月。
另外,我们还需要假设几个参数,工资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我们都填入3%,方便计算器计算。(这个是预估数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养老金测算:
第一步: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找到“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测算”。

第二步:输入测算信息,点击测算。

第三步:查看测算结果。

可以看出,如果月薪5000元,只缴满20年社保,以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约为3794元。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人其实在刚参加工作时就已经开始缴纳社保了,拿30岁,月薪5000元的青岛男性同胞举例,假设他24岁就参加工作,现已经工作6年,账户中有了6000元养老金,在退体时他已经缴纳了整整40年的养老金,简单测算的话,他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如下:

(注:这个计算器,只是根据我们的假设数据,推算出最终退体金。实际情况,可能和我们推算的会有差别,因此,只能做个参考,大致了解一下。举例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养老金根据当地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缴费档次的不同,而不一样。)
